眼下,一线楼市出现了一些在大家所认为的积极现象:中介大规模关闭门店,中介费下调,挂牌价松动等。
时至今日,我仍然认为,楼市在未来6-12个月内,仍然会保持降温但不降价的局面。作为购房者也别高兴得太早,房子到目前这个水平,即使回归了一点点,购房者也远称不上是赢家。理由如下:
1、中介大规模关闭门店,中介费下调,只说明了一点,市场冷清了。
没有成交量,可不就得关闭门店么?可不就得下调中介费么?中介也是要吃饭的,没有成交就必须收缩战线。这恰恰说明了业主的心理防线仍然牢固,宁愿扛着也不愿意便宜购房者。
2、一切不属于“买房是用来住的”购房行为都不允许。这本身就是本轮要实现的关键目标。
眼下的确有很多人觉得自己都被误伤了,本来自己手里没房子了,因为在老家有个购房记录却要求我付8成的首付;还有人认为自己住了多年的老房子,现在换套大房子,这不是很正常么,凭啥也要掏8成首付呢?这两类都是大家眼里的刚需。
无论你觉得自己是不是刚需,无论你觉得自己是否被误伤了,这都不重要。从购房者的角度来说,唯一重要的是让能够买房的人买房。如果你不能买房,那显然,你就属于被打击的对象。这很残酷,却是事实。
我来谈谈上面为什么要伤害这两类人。
问:第一种,卖了老家房子的来到北京买房,为什么要伤害这类人,要求8成首付?
答:因为还有很多人没房子,他们当中有本地的土著,熬了多少年还在老公房里待着,等不到拆-迁。关键来了:他们没有贷过款,没有买过房,他们需要房子,最最重要的一点,我们房子不够。
问:换套房子为啥也是8成首付?
答:你想换房,别人还没房呢!你卖房子赚了多少,还好意思找银行借钱?
大家别笑,上面可能就是这种思维,因为房子是用来住的,这个“住”也是有很多内涵的,比如要优先保证土著,优先保证第一次买房的。这两点是约定俗成的,没有理由,要学会听话。
3、购房者买不到房子会常态化,业主不愿意卖房子也将常态化。
这一点应该比较好理解,楼市急冻,越来越多的刚需愿意观望,越来越多的业主也愿意观望,前者相信调整的力量,后者觉得自己赚得足够多。这不是不可调和的,除非有一种力量来打破这种诡异的平衡。但我认为,这种诡异的平衡是上面希望看到的,不希望这种力量出现。因为高成交量必然意味着资金继续流入楼市,除非所有的房子都是全款交易,这张牌敢打出来么?我不信。对上面而言,眼下这种资金在楼市缓缓流淌的感觉挺好,大家都能形成一种“默契”。
4、今后唯一的赢家只能是ZF。
那些年,购房者赢了很多,有人靠买房从刚需混成了改善,从改善混成了高端,还有人组队开团去买房玩通吃。 开发商也赢了很多。给你地让你盖房子,你坐等升值什么也不干;给你批商业,你盖成了公寓。
中介也赢了很多。大大小小的中介利用信息不对称的优势,要么帮着业主吃购房者,要么两头通吃,实在不行自己买下来等待更好的时机卖出去!那些年,只知道赚中介费的中介都不是牛B的中介!
房地产是一张牌,什么时候打,该怎么打,都由上面说了算。不听话的,现在不算账,今后也会算总账。现在是只许州官点灯,不许百姓放火的时代。
|